1.关于本报告
1.1报告范围
《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旨在披露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绿色金融及绿色运营等环境方面的相关信息。除特别说明外,本报告中“本行”指代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涵盖总行及分支机构。
1.2 报告期间
本报告涵盖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部分信息超出报告期。
1.3 报告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
1.4报告数据说明
报告中的统计数据以2022年为主,主要来自本行内部文件和相关统计资料。
1.5 编制依据
本报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绿色信贷指引》(银监发〔2012〕4号)、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九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湖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长银发〔2021〕 97号文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开展湖南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的通知》(长银办〔2021〕197号)的披露要求,秉持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及连贯性原则进行编制和披露。
2.公司概况
2.1 整体概况
永兴沪农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上海农商银行主发起,永兴县国资参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注册资本为人民币 5000 万元。
本行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灵活、便捷的优势,现已逐步成长为永兴县一支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目前下辖营业部、干劲支行、龙山支行3 家营业网点。总体架构为一室七部两支行,即行长室、综合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市场部、审计部、微小一队、微小二队、营业部、干劲支行、龙山支行,全行员工56人。本行始终坚持“立足永兴,服务三农、支持小微”的办行宗旨,充分发挥灵活高效的小法人体制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础管理,严守风险底线,为区域内的农户、居民、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 2022年末,本行各项存款余额9.27亿元,较年初新增1.41亿元,增幅17.94%。其中储蓄存款7.92亿元,占比85.48%,较年初新增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4亿元,较年初新增1.21亿元,增幅22.06%。其中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91.48%,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助推永兴县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行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推动融资结构的“绿色调整”;坚持绿色营运,推动“绿色、节能、环保”的运营理念,倡导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自身节能减排。截至 2022年末,本行绿色信贷余额670.75万元。
2.2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2.2.1 2023年规划目标
经营目标--按照2023年本行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2023年信贷年度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落实绿色贷款新增目标。计划2023年贷款余额达8亿元,绿色信贷占比不低于上年。
运营目标--2023年,本行将围绕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公益等方面不断强化内部教育、宣传推广和日常运营管理力度,秉着“精打细算、降本增效、厉行节约”的原则,力争当年人均用电量、用水量、用纸量较上年度明显下降。
2.2.2 扩大绿色信贷投放
2023年,本行将继续围绕“小而美”定位,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监管机构有关经济金融工作要求,切实发挥村镇银行一级法人体制优势和金融杠杆作用,主动顺应乡村振兴大势,继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集中优势资源推进绿色信贷投放,提升绿色金融经营绩效。本行将会把重点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扩大消费需求、城乡统筹发展、惠民利民工程和“乡村振兴”等项目上来,积极开展“跑市场、进园区、走企业、访客户”和“挂图作战、划片包干”网格化营销活动,摸清区域经济的发展脉络,掌握绿色金融政策信息,助力绿色信贷投放与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2.2.3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一是积极稳妥地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快“乡村振兴”等绿色金融系列产品的研发和落地,并做好进村入组金融知识宣传,力争实现“农村有需求、本行有产品”。
二是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动摇,开展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摸排,并加大支持力度。
三是做好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的绿色信贷支持,大力支持就业、创业等民生工程。
2.2.4加大宣传力度,传递绿色理念
开展绿色金融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本行员工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传播绿色低碳理念,灌输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完善绿色办公标准,对本行营业、办公活动所消耗的电力、水、纸张严格管控,避免浪费,打造绿色环保银行;开展绿色金融宣传活动,组织文明创卫、垃圾分类等绿色公益宣传活动,提升本行的社会形象。
2.3环境关键绩效表
3.环境相关治理结构
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的有关工作要求,本行搭建了由董事会领导、高级管理层统筹管理、执行部门具体落实的绿色金融三级管理机制,切实管理自身在环境相关议题上的风险与机遇,加大绿色信贷业务推动力度,将绿色金融理念贯穿到全行的日常经营中,全面推进环境信息披露工作。
3.1 董事会层面
本行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批高级管理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和提交的绿色信贷报告,监督、评估本机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重视发挥本行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与社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2 高级管理层层面
本行高级管理层负责根据董事会的决定,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绿色信贷管理机制和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加大绿色信贷投放,促进更多信贷资金投向绿色制造、节能环保、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绿色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本行资产结构。
3.3专业部门层面
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领导下,本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 业务发展途径,努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各执行部门贯彻落实相关工作。
市场部(绿色金融业务部)负责全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统筹规划和协调运作、产品创新、营销推动等具体事项的统筹、协调、联动。
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全行绿色信贷支持方向、环境和社会风险相关的授信政策、制度、流程,推进绿色领域的行业调研分析等。
综合管理部负责统筹绿色运营工作,大力宣导绿色低碳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全行建立低碳办公、低碳出行、节能改造、绿色采购等机制。
4.本行环境相关政策制度
4.1外部政策制度
2013年,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开始建立行业统一的绿色标准和统计制度,银保监会制定了《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并组织主要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自评价;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绿色金融债和绿色企业债支持项目的目录和范围;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国家 层面的绿色金融政策——《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 见》,其中明确提到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201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明确“绿色产业”的定义与范围;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进一步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以上政策为实现环境信息的披露奠定了基础。
4.2内部政策制度
本行始终紧紧围绕国家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要求,从运营、风险管控等方面发力,发展绿色金融。
绿色运营:夯实全行绿色低碳运营思想基础,扎实开展生活方式、建筑设施、办公场所与办公方式、采购方式、食堂餐饮、垃圾分类、节约型机构创建、数字赋能等转变举措;同时,从碳排放核算、管理、考核、资源配置、教育培训五个方面加强绿色低碳运营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全面降低自身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治理能力,开创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风险管控:通过出台《信贷投向指引》等制度,将环境风险、环境不良企业纳入名单制管理,持续完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
5.环境创新产品与服务
本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积极融入永兴当地区域经济,助力永兴打造“中国十大名橙--冰糖橙”,本行在永兴较早推出“家庭循环贷”,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种植企业主要资产都是生物资产,缺乏有效抵质押措施而融资困难的难题。
创新绿色信贷产品。绿色信贷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民兴快贷”、“惠民贷”等一系列信贷产品,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助力三农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
“惠收钱”是本行与拉卡拉公司合作开发,为商户提供的集“商户进件、在线审批、商户收款、资金结算、经营管理”为一体的收银产品, 可通过手机实现扫码和POS终端收银功能,降低了商户与本行的运营成本,提升了商户收银的便捷性,是本行与商户轻资本运营的首选收银与支付结算产品。“惠收钱”实现一码聚合 “银联、微信、支付宝”各类支付收款方式,并提供语音播报、实时交易查询等功能,广泛适用于个体零售商及小微商户,可覆盖批发市场、旅游、连锁超市、交通、农贸市场等各类场景。
推广线上信贷产品。借助主发起行推出“惠e贷”、“民兴快贷”、“便民贷”等线上产品上线,积极推广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线上客户,实现线上贷款无缝对接,推行无纸化办公,促进环保、高效、集约放贷模式发展。
6.环境风险管理及流程
本行将环境风险管理嵌入到信贷业务全流程中,全行绿色信贷工作要坚持引导与防堵两方面齐抓共管。一是坚持“绿色信贷”导向,以符合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要求作为信贷决策的重要标准。建立绿色信贷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对节能减排项目在审批效率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切实为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需求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积极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发展。二是严格信贷行业准入。强化源头控制,对不符合绿色信贷准入条件的行业客户,以及环保违法、违规的企业,本行信贷审查委员会将一律执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辖内企业安全环保依法合规情况,密切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政策变化,做好辖内涉及重大环境社会风险事件的客户和项目的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及贷后管理。
本行加强授信客户的尽职调查,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过程中认真核实企业环保、安全生产的依法合规情况,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向不符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政策支持导向和环保要求行业。
7.环境风险机遇分析与管理
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金融的背景下,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机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带来机遇。与此同时,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业也将面临政策变化、技术突破或限制、以及市场偏好和社会规范转变等所导致的系列风险。
7.1风险描述
由于全球环境变暖,将会存在一系统的风险,如估值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业务风险等,气候变化有可能成为一个系统性风险因素,且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的“两高一剩”行业资产配置可能会导致较大的潜在风险。
7.2机遇分析
本行在有效识别上述风险后,积极把握环境风险带来的机遇,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本行发展战略,稳步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成本,加强贷款客户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
8.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8.1全面启动绿色办公、集约化管理工作。
积极推广侣导“绿色办公”理念,全力推进无纸化办公、电子化办公,在全行正在稳步推进新OA办公系统。全行推行移动办公,倡导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全年以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及培训召开次数20余次,近100人次,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强化办公节水、节电等措施,坚持低碳运行。在全行办公区设立禁烟标志,严禁办公区域及会议室吸烟。加强公车管理,合理安排公务用车,减少出车频率,严格出车登记。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对油耗进行专项检查分析,科学控制用油量。
8.2积极开展绿色公益活动
在环保公益方面,加大绿色理念培植力度,增强员工对绿色金融各类知识、理念、价值观的认识,全面培育绿色发展的氛围。认真践行“光盘”行动,落实垃圾分类。
8.3积极开展绿色运营
通过“移动服务PAD”,提供规范化上门服务,打造贴心的服务理念和绿色低碳运营。
8.4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及间接自然资源消耗:
9.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9.1投融资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2022年,本行坚持优先满足符合绿色标准的贷款投放的经营方针,重点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环境与社会表现,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工作。本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全行员工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环保责任感,有效支持了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
9.2信贷案例
9.2.1支持永兴特色产业案例
永兴县油麻镇浪石村居民黄*和其配偶在外务工多年,在了解到家乡玉竹种植行业前景可观时,便决定回乡创业,从事玉竹种植,用务工存下的资金种植了玉竹60余亩。2022年正是玉竹种植的第三年,因玉竹种植周期有三年,需每年种植一批玉竹才能确保三年后每年都有收入。在这个节骨眼上,黄*资金遇到了困难。我行客户经理了解到黄*的困难和需求后,立马进行现场走访和调查,迅速给予了黄*20万的授信资金。黄*在我行资金的支持下,将玉竹产业扩大到了240亩,现成熟的玉竹每亩产量可达8000余斤。
9.2.2支持乡村振兴案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乡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我行创新贷款产品,对接光伏客户,于2022年4月份发放第一笔“光伏贷”,金额7万元。截止2022年末,累计发放“光伏贷”22笔238.4万元。“光伏贷”客户李*从我行贷款19万元,安装光伏设备3台,年收入增加3.16万元,大大改善了家庭生活,缓解了生活压力。
10.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10.1建立金融统计考核机制
本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监管部门各项统计规定和制度,准确做好数据统计和报送工作。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副行长为副组长的金融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数据统计部门与职责,并责任到人,确保全年信贷统计数据以及对外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10.2建立健全数据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本行信息系统由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提供、规划和建设。本行不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规范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及《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本行每年开展信息科技安全检查,包括营业网点网线管理、办公终端数据安全、办公网络安全、计算机桌面安全等。从检查情况看,数据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良好,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11.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践
近年来,本行以“科技赋能业务与管理” 为基本要求,在战略规划中融入科技赋能工程。依托主发起行科技系统支撑,打造了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以及自助设备存取款一体机等为主体的多渠道电子银行服务体系,持续推进金融业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11.1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案例
“移动服务PAD”,提供规范化上门服务,打造贴心的服务理念和绿色低碳运营。
12.绿色金融宣传情况
我行借助多种业务宣传渠道:包括横幅、LED显示屏、宣传折页、指导手册、微信公众号等,采用广告、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开展绿色金融宣传,引导客户理性选择银行服务,强化风险意识。我行根据当地社会与客户特点,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普惠金融银企座谈会”等多种宣传活动,通过系列措施向广大客户普及绿色金融知识。2022年共开展绿色金融宣传活动20余次,宣传受众面达5000余人,有力提升了我行的社会影响力。
13.绿色金融未来展望
未来,本行将继续提高站位,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为国家和地方完成碳达峰、碳中和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