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金融资讯

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取得多项好的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19-07-31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浏览字体:[      ]

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6部门联合开展了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创建工作。今年2月,首批100个示范园获得认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7月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年多来,各地区以示范园创建为抓手,在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农民分享增值收益形式等方面探索出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打造重要载体

各地区以示范园作为载体,积极探寻发展方式绿色、产业结构合理、创新驱动有力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

比如,首批示范园贵州省兴仁县,充分发掘当地薏仁产业发展潜力,打造薏仁米小镇,为易地扶贫搬迁和扶贫生态移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平台。已搬迁入住的12000多人中,有500多人实现自主创业,4000多人在园内就业,人均年增收4500元。

为培育多元融合主体、激发产业融合发展活力提供重要平台

示范园创建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练兵场”,吸引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

比如,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以奖代补,经过创建,园内新增种养大户近450个,家庭农场140多个,新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3个,约有4万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占总农户的86%以上。

为创新收益分享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渠道

各地通过“股份制联结”“契约型联结”“合作制联结”等模式,开辟了农民稳定增收的新渠道。

比如,湖北宜都市组建宜都蜜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结柑农1.5万户,通过“一股份三合作”模式,组织柑农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在生产环节通过集中采购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在销售环节通过签订保底订单,提升农产品收购价格;在农业功能拓展方面,组织产地核心区农户积极发展农家乐、观光采摘等,分享三产增值收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为创新支农方式、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瓶颈积累重要经验

示范园创建有效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要素更多流向农业农村,为破解产业融合发展瓶颈制约探索有益经验。

比如,四川省纳溪区投入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在示范园内引进产业融合项目,并将财政资金的40%作为项目股本金,实施折股量化分红,按优先股、普通股形式分配给贫困户和项目区所在地农民,共150多户群众享受到分红。

将在明年认定第二批100个示范园

孟玮介绍,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第二批示范园创建工作,目前共筛选出110个示范园创建单位,将在明年认定第二批100个示范园。第二批示范园将在总结第一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

一是拓展融合路径。重点围绕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多业态复合等6种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园创建。

二是创新融合模式。着力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总结一批适合不同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商业模式。

三是培育多元化融合主体。探索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在农村产业融合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四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农民实现就近就业创业增收开辟渠道。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率先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2012 永兴沪农商村镇银行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